高强钢冲压件润滑剂选择需综合考虑材料特性、工艺参数及环保要求,以下是技巧:
一、明确润滑剂性能要求
1. 极压抗磨性:高强钢(强度≥600MPa)冲压时接触压力可达2000MPa以上,需选用含硫/磷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,通过四球试验检测,其烧结负荷需>3000N。
2. 附着力:润滑膜需在0.1秒内快速形成,膜厚3-5μm,确保高速冲压(>15次/分钟)时持续有效。可采用旋转黏度计测试,动力黏度宜控制在50-150mPa·s(40℃)。
3. 耐温性:需耐受瞬时300℃高温,建议选用含固体润滑剂(石墨、二硫化钼)的水基复合型产品,蒸发残留量应<5%。
二、匹配冲压工艺特性
- 复杂成型(拉深系数<0.55):优先选用含氟树脂的干膜润滑剂,摩擦系数需<0.08,配合800-1000kN的压边力使用。
- 高速连续冲压(>30次/分钟):采用微乳型润滑剂(粒径<100nm),既保证润滑性又具冷却功能,模具温升可控制在15℃以内。
三、环保与工艺兼容性
1. 选择pH中性(6.5-7.5)润滑剂,避免腐蚀基材(氢脆风险降低70%)。
2. 优先通过ROHS认证的生物降解型产品,清洗废水COD值应<500mg/L。
3. 与磷化/电泳工艺兼容时,残留量需<20mg/m²,建议选用可自然挥发的酯类润滑剂。
四、经济性优化
采用分级润滑策略:模具圆角区域使用高粘度润滑剂(400-600mPa·s),平面区域用低粘度(80-120mPa·s),可降低润滑剂用量30%以上。
实际案例显示,选用含纳米硼酸酯的水基润滑剂可使DP780钢冲压件开裂率从12%降至0.5%,模具寿命提升3倍。建议通过板料拉深试验(CCS值>180kN)验证润滑剂综合性能。

上一条:5G通讯设备屏蔽罩冲压工艺
下一条:没有了